学校简介
1949年 成立“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”
1949年7月,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正式接管了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。8日15日,经全国民主妇联第八次常委会批准,更名为“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”。
1950年 400名学员完成学业毕业
1950年7月,400名学员均完成学业毕业,经中共中央华北局组织部分配奔赴工作岗位。毕业学员几乎遍布包括新疆、西藏在内的全国各省市和少数民族。朝鲜战争爆发后,有十余名毕业生奔赴前线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。
1950年 更名为“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”
1950年7月,“新中国妇女职业学校”更名为“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”,成为全国民主妇联培养妇女干部和妇女人才的基地,为国家培训了一大批县妇联主任以上干部、女法官和保教干部。
1961年 “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妇女干部学校”停办
根据中共中央1960年做出的精简机构的决定,1961年3月,全国妇联书记处决定停办妇女干部学校。
1978年 恢复办校
1978年9月,康克清同志在第四次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上提出恢复妇女干部学校,全国妇联党组成立恢复妇干校筹备组。筹备组克服困难,重新创业,1979年3月学校开学,各项工作走上正轨。
1984年 学校更名并获批成为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
1984年3月,学校更名为全国妇联管理干部学院, 7月,获得教育部批准,成为首批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。学校开始举办两年制大专班,创建、开办妇女运动、学前教育管理、法律三个系。
1987年 更名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
1987年8月,学校更名为“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”,开始面向全国社会各界招收女生,同时举办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。
1991年 接受北京市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小组的评估
1991年6月,经北京市成人高等学校评估小组评估,学校顺利进入A级院校行列。
1993年 举行中华女子学院奠基典礼
1990年春节,全国妇联主席陈慕华率书记处班子到学院现场办公,提出要选择新校址,把学院扩建为女子大学。1993年1月,纪念宋庆龄诞辰一百周年暨中华女子学院奠基典礼举行,“中华女子学院工程”被列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中国组委会的议事日程。
1995年 更名为中华女子学院
经国家教委批准,1995年8月,学校更名为“中华女子学院”,可作为成人高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,成为一所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存的学校。12月,学校由地安门迁址到朝阳区育慧东路1号。设有社会工作管理系、学前教育管理系、法律系、秘书系、经济管理系、外语系六个系。
2002年 转制为普高本科院校
2002年2月,经教育部批准,学校转制为普通本科院校,以实施本科教育为主,同时举办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。
2003年 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
2003年4月,经教育部专家组考察、审议,学校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。
2006年 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
2005年11月,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。2006年,教育部下发教高函【2006】9号文件,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。
2007年 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
2007年9月,学校与东北师范大学签订了联合培养社会工作、女性学、会计学、法学和学前教育五个专业方向研究生协议。
2010年 实施《中华女子学院2008-2010年学科建设规划实施方案》
学校根据《方案》进行了教学机构调整,设立七个二级学院和三系二部,即社会与法学院、管理学院、教育学院、艺术学院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、中华高丽(职业)学院、外语系、计算机系、金融系、公共教学部、体育教学部。
2011年 成立中华女子子学院理事会
2011年3月,成立中华女子学院理事会,完善学校治理结构,探索建立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。
2013年 首次招收研究生
2012年,学校获批“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”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。2013年,首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30名。
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,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,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,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,始终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步、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行、与世界妇女进步事业发展同向,锲而不舍、自强不息、不断爬坡、不断创新,历经多次跨越发展,确立了建设“全国妇女教育研究中心”、“全国妇女理论研究中心”、“全国妇女干部培训中心”、“国际妇女教育交流中心”和“一流女子大学”的发展目标,已经发展成为培养女性人才的重要基地、服务国家战略与妇女发展的智库、展示中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的窗口,在海内外有着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。
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具有“四自”精神、公益意识、国际视野和知性高雅的应用型女性人才。设有1个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点,21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法学、教育学、管理学、经济学、文学、艺术学、工学7个学科门类,同时设有4个高职专业。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82人,其中本科生4643人,硕士研究生98人,高职学生1494人,留学生47人。学生成长满意度较高,毕业生以责任感强、忠诚度高等获得用人单位好评。现有教职工506人,其中专任教师 249人,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省部级教学团队、教学名师。学校教师深度参与国家妇女儿童相关法律、政策的研究和制定,妇女/性别研究形成优势和特色。坚持开放办学,积极开展全方位、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,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6所境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学校将坚持“质量立校、特色兴校、人才强校、环境美校”的治校方略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,以提高质量和内涵发展为主线,全面深化综合改革,破解发展难题,厚植办学特色,在建设一流女子大学的征程中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。